學校簡介

建校緣起

「筏可」意為寶筏慈航,引渡迷津。寳蓮禪寺秉承第二代方丈筏可老和尚住世悲願,在1977年創辦「筏可紀念中學」,啟化後學,培育英材。筏公畢生抱佛家「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心,除照顧老弱,倡建醫院外,鑒於離島居民子弟,多於小學後輟學,深感惋惜,十分希望為離島子弟興建一所中學。同時,離島鄉親有感子弟欠缺完整教育,亦有所遺憾,故請筏公爭取興建中學,使子弟能接受較完整的教育。

1963年寶蓮禪寺正籌建新大雄寶殿、羅漢堂等設施,未能展開籌建學校工作。大殿於1970年落成,惜筏公於1972年圓寂,遺下建校心願。

現任方丈智慧大和尚,為完成其師筏公心願,於籌建天壇大佛同時,亦盡力為離島區籌建中學,並於1977年獲得政府在大澳撥地。智慧大和尚將筏公浄資全數捐出,由寶蓮禪寺贊助,委託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辦建校。建校計劃得到鄉紳父老及各界鼎力支持,於同年6月9日,進行建校工程。校舍於1978年7月31日舉行落成儀式。自此大嶼山區適齡學童,得享有較完整的學習生活。

 

本校創校於1977年,當時是由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辦、香港寶蓮禪寺贊助之政府資助中學。香港寶蓮禪寺方丈釋智慧大和尚為完成寶蓮禪寺已故大德筏可大和尚興學育才之遺志,傾力籌建,落成後特將本校命名為佛教筏可紀念中學,永彰盛德。校舍位於香港大嶼山大澳,為島上第一所中學。 


學校於2004年完成「學校改善工程」計畫,為學校添置不少設施。校舍新翼樓高四層,設有教學輔導室、電腦輔助教學室、多媒體語言學習室和學生多用途活動室。校舍新翼內設名人廊及藝術廊等。自2008年,全校無線上網,建立各級學科資料庫,校園設施更臻完善。2007年開始,本校增設學生宿舍服務,提供訓練課程,務求實踐全人教育理念。

本校致力發展多元化課程,照顧不同能力及志趣的學生。中一至中六級分別設立以英語及中文為教學授課語言的班別,透過分班,分組協作教學、戲劇教學,參加網上英語學習計畫等大力提升學生兩文三語水平。 

自2009年9月新學年開始,本校轉為直接資助文法中學,並得教育局批准成為取錄非華語學生(NCS)的中學。為此,本校發展校本非華語學生的中文課程,使同學能參加校外公開試(GCSE及GCE),增加同學升學機會。此外,各科又利用地區資源,安排學生參加區內外不同類型的考察及學習交流活動,讓學生全面發展,各展所長。

本校新高中課程貫徹「文中有理,理中有文」的理念,提供寛而廣的課程。此外,本校繼續參加與專上學院協作的「應用學習課程」,務求使學生具備職業技能;又積極利用校外不同資源,推動學生走出學校,放眼世界,認識國家,培育樂於學習、善於溝通及關心社會的新一代。

為提升同學的自信心及培養同學的堅毅能力,學校致力舉辦多項課後體育活動,如陸運會、遠足、長跑、舞獅班、功夫班、啦啦隊、粵劇班等。校方也成立不同球類校隊,如欖球隊、乒乓球隊、籃球隊、足球隊等,以吸引不同興趣及不同種族的同學參加,務求使他們在課餘有豐富的活動,藉參加不同類型的活動提升鬥志及上進心,最後能學以致用,回饋社會。

自2009年起,全校師生每天均進行早操活動。校長也帶領老師和同學進行跑步活動。此外,在校長領導下,本校連續四年組成教職員隊、同學隊伍以及校友隊伍,參加一年一度完成100公里的毅行者活動。今年校長也會組隊參加。

本校致力發展融洽多元的校園文化,有幸連續七年獲頒「關愛校園」獎勵計劃獎項,令人鼓舞。本校相信全體師生上下一心,締迼和諧圓滿的校園。

 

 

 

 

 

學校介紹短片